隨著黨史學習教育不斷深入,為切實把學習成效轉化為工作動力和實踐成果,公交公司在市交通產業集團的領導下,將黨史學習教育與為民服務相結合,打好“民生牌”,做好“惠民事”,以工作的“拼搏程度”爭取企業的“發展高度”,以工作的“辛苦指數”換取群眾出行的“幸福指數”。
加快實施城區公交站臺升級改造。為深入推進智慧公交建設,解決市民“候車難”問題,進一步提升市民出行體驗,公司目前已完成了城區140個智能公交站臺新建和文江路、文昌路、濟川南路沿線30個原有站臺的智能化改造。新的智能化公交站臺美觀新穎,站臺上設置的電子路牌能實時顯示班次、車輛到站信息,便于乘客實時掌握班次動態。亭體廣告燈箱滾動式刊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、文明出行、文明餐桌等公益廣告。站臺內配備了坐凳、監控等設施,每個站點名稱均醒目、亮化,成為街頭一景。同時,公司還開發了面向公眾的“泰興出行”App,老百姓可以線上查詢線路、班次和車輛位置,合理安排出行時間,真正實現“一機在手、出行無憂”。
科學實施公交線路優化調整。對各個渠道收集的投訴或咨詢進行匯總,利用大數據進行重點分析和研判,對市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線路和站點問題進行實地踏勘,科學靈活調整,盡最大努力保障市民出行。結合旅客需求新辟了8路線、恢復了3路線,同時將5路線終點站由交通執法大隊調整至新客站。將23路終點站從農貿市場延伸至根思鄉政府,方便市民前往根思烈士陵園祭掃。結合我市城區行政區劃調整,規劃了35路、36路兩條通往姚王街道辦的公交線路,其中36路已于4月12日姚王街道辦揭牌時同步開通。擬定了鎮村公交線路優化調整方案,提升行政村通達率,待疫情防控形勢穩定后逐步實施調整。
全面提升服務質量和水平。深化“五好”服務品牌創建成果應用,全面推進“省級城鄉公交一體化示范市”創建,進一步完善城鄉公交駕駛員服務規范,加大公交駕駛員教育培訓力度,引導廣大駕駛員以統一的服務形象、規范的服務用語塑造新時代公交人良好形象。完善駕駛員服務質量考核體系,對涉及有責投訴的駕駛員加大考核力度,嚴肅認真處罰,起到震懾作用。
公司下一步將緊緊圍繞黨史學習教育活動,將為民辦實事不斷向縱深推進,啟動新一批智能公交站臺升級改造,持續擴大覆蓋面,讓市民出行更方便、快捷。同時,還將開通“泰興—根思烈士陵園—宣堡古銀杏森林公園”的紅色生態旅游公交線路,進一步落實“人民公交為人民”理念,助力鄉村振興。